于貧窮中彰顯生命的姿態(tài)_高中議論文900字
古人有專門的“曬日”,魏晉時期的一次“曬日”,阮姓的幾個富貴人家大張旗鼓地曬綾羅綢緞,而貧窮的阮籍阮成叔侄,卻用竹竿挑著粗布圍裙在曬。這到底是富貴驕人,還是貧賤驕人呢?于我而言,在貧窮中彰顯自己的姿態(tài),才能讓生命之輝更加璀璨。
曬出貧窮,彰顯的是自己的勇氣。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,小時候家里窮困潦倒,但是貧窮并沒有限制他對科學的熱愛,他在知道雷電會打死人的情況下,還毅然決定把雷電抓住。1752年,在美國波士頓,富蘭克林選擇在一個雷雨季節(jié)的鄉(xiāng)下放風箏,他制作風箏也與眾不同,在風箏的頂端安裝一根尖尖的鐵針,在放風箏繩子的末端拴著一把鐵鑰匙。風箏上天后,雷鳴閃電,風雨大作。他緊緊握著鐵鑰匙,全然不顧危險,他興奮地高喊:“我抓住了天電!”如果說生命中的困難與挫折是一把鎖,那么勇氣就是打開這把鎖的鑰匙;曬出貧窮,彰顯的是勇氣,是對生命姿態(tài)的展示。貧窮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沒有勇氣去面對,沒有勇氣去指正視,只顧著回避自己貧窮的這一事實。
蘇軾有云: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?!?018年高考后,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棗強縣一貧困家庭的女孩王心儀,以總分707分的成績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。但她的走紅,更多的是因為其高考前參加自主招生時寫的個人陳述。這篇題為《關(guān)于自己、關(guān)于貧窮、關(guān)于希望》的文章看哭了無數(shù)人。文中,王心儀說:“貧窮帶來的遠不止痛苦、掙扎與迷茫。盡管它狹窄了我的視野,刺傷了我的自尊,甚至間接帶走了至親的生命,但我仍想說,謝謝你,貧窮。”生活不易,是怨天尤人、自暴自棄,還是積極向上、活出屬于自己的精彩,王心儀用自己的行動作出了回答。生命給予每一個人的東西千差萬別。對生命抱以怎樣的態(tài)度,就能夠收獲怎樣的果實?!瓣柟獾恼丈洹笔遣粫鶆虻?,如出生的家庭無法選擇富貴或者貧窮。貧窮的背后,是戰(zhàn)勝貧窮、改變命運的堅持不懈和堅定信念,是彰顯生命煥發(fā)向上的姿態(tài)。
曬出貧窮,可以看清自己,激勵自己,把改變貧窮作為奮斗目標,讓我們擁有直面生活的勇氣,找到人生出彩的機會。曬出貧窮,可以讓我們不以貧窮為包袱,不向貧窮低頭,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進取心態(tài)。
這正是:無論順境、逆境,奮斗與努力、勇氣才是唯一的真理。在貧窮中彰顯自己的姿態(tài),才能使生命價值更加寶貴,使生命之輝更加璀璨,更加輝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