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天子——朱元璋_描寫朱元璋的作文1200字
他是大明天子,盛世君王,但他也掀起了一場腥風(fēng)血雨。他殺貪官污吏,殺盡一切枉法之徒,卻屠功臣屠無辜屠讀書人,他就是大明的開國皇帝---朱元璋。
公元1368年,在應(yīng)天城的奉天殿前,朱元璋頭戴冠冕,袞服加身,以大明開國皇帝的九五之尊,向神宣誓:“臣承天之基,即帝之位,改元洪武,國號大明”。
每一個皇帝都有其兩面性,朱元璋也不例外。這個大明的開國君主最令人贊同之處就是正紀(jì)綱。他知道元之所以滅亡,就是因為“紀(jì)綱不立,主荒臣專,威福下移,由是法度不行,人心渙散,遂致天下騷亂”。經(jīng)過一番努力,《大明律》終于成型。太祖對這部法律下得心思可想而知。他是絕不允許有任何人踐踏在它之上,于是嚴(yán)誡眾臣:“凡遇貪官蠹害百姓,決不寬??!”可是一紙禁令又怎能阻止大小官吏的貪欲?朱元璋開始了他的屠殺。只要貪贓六十兩以上,不論是誰,戰(zhàn)功如何,立即梟首示眾。史載洪武一朝:“無幾時不變之法,無一日無過之人”??梢娭煸暗臍埍6Оl(fā)于洪武十五年的“空印案”和十八年的“郭桓案”,更令人毛骨悚然,心驚肉跳,兩案連坐處死者即達(dá)七八萬!面對一疊疊厚重的人犯名單,朱元璋也決不心慈手軟,他那面目猙獰的臉上露出可怕的微笑,從牙縫中迸出一個字——?dú)?,殘暴血腥是此時我唯一想到的。
如果說那些貪官污吏“死有余辜”,那么,那些為朱元璋出謀劃策,出生入死的好兄弟,開國功臣,卻也被朱元璋殘忍殺害。
朱元璋對于自已的大明王朝不放心,因為有太多的開國功勛在他身邊,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讓他心中殺人的欲望又起?!昂┯拱浮边B坐處死的一萬五千余個冤魂還未消去,朱元璋那血腥的清洗還在繼續(xù)。凡是對皇權(quán)構(gòu)成威脅的文武大臣隨時都可以變成“胡黨”余孽。
“胡案”之初,韓國公李善長,吉安侯陸仲享被株連,但朱元璋念其曾為股肱心膂,免其一死。但十年之后,又有大臣上書密告,終于向以蕭何自稱,時已七十七歲的太師,落了個與蕭何同樣的下場。
開國功臣徐達(dá)猝生背疽,據(jù)說忌食蒸鵝,朱元璋不信,特賜蒸鵝,不久徐達(dá)毒發(fā)身記亡,“藍(lán)玉案”后,佼幸存活的功臣依然難以善終,德慶侯廖永忠,永嘉侯朱亮祖父子,臨川侯胡美,江夏侯周德興等,均被殺害,不僅外姓功臣,連與自已骨肉血相連,功勛赫赫的親侄朱文正,外甥李文忠分別被鞭死,毒死。朱元璋殺人無分忠奸,無分親疏,全憑一時興致,而殺人手段也可謂前不見古人,后不見來者,主要為凌遲,族誅,殺頭剝皮等,還有刷洗,抽腸,黥刺,挑膝蓋以及錫蛇游等附加刑,其野蠻殘暴程度令人觸目驚心,
等到朱元璋在文武臣僚中再也找不到一張熟悉的面孔,才終于放下心來。朱元璋死后不久,燕王以“清君側(cè)”為由,宣布起兵靖難,而懦弱仁慈的建文帝竟找不出一個足以平亂的大將。朱元璋的屠戮之舉,實(shí)際上是在一刀一刀痛剪皇太孫本就柔嫩的羽翼,這不僅是建文帝的悲劇所在,更是這個為大明王朝的建立出生入死,嘔心瀝血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一生的悲劇所在。
朱元璋,這個明朝開國君王終究無法逃過死神的召喚,他留給子孫鐵桶江山,也留給人們腥風(fēng)血雨,他是一個神話,也是一場悲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