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見南山_650字
風吹過頭頂那片天,白云在歌唱,松林在歡笑。桃花源里只是夢,誰會知曉,誰亦明了。
孤舟飄蕩,鄱陽湖靜得讓人有些不安;萬里碧頃,只剩下黑影三兩點。我坐船首,仰望著天,不知蒼天亦悲哀,如此亂世,幾多人才。
不遠處的小舟上,猛然傳來了琴音,接著是一句令我永生不忘的話,“采菊東籬下,悠然見南山?!焙?!真沒想到,陶公竟亦游此湖。
兩舟相靠,陶公笑問:“怎么,澹臺兄也忍不住了,出來兜風?”
“陶兄好雅興,一別數(shù)月,竟活的如此瀟灑,可否傳授小弟三兩招。”我笑而答之。
“亦可自樂,亦可自娛,放任胸懷三千里,吞卻江水萬里流,唯著南山......”陶公說著,指著湖西南的那座挺拔的山。
“陶兄居處?”我疑惑的問。
“澹臺兄可否賞個臉,到舍下小聚?!?/p>
“陶兄親自邀請,豈有不去之道理?!蔽倚α?,他亦笑了。
南山小徑,曲折不盡。
不遠處,一片茅屋現(xiàn)眼前,籬下黃菊亦自鮮?!昂脗€南山之下,好處桃源!”我嘆道。
“桃源,何處有桃源?”陶公問我。
“此處不正是桃源么?”我反問。
陶公笑笑,說,“心靜才會有桃源,處處為桃源。”
對酒當歌,人生幾何?酒席雖簡,二人亦歡。陶公用他的行動告訴了我;自然,是凈化心靈的良藥。于是我曰:“本是泛湖舟,卻得世外源。此去辭作官,處處有南山?!?/p>
遂回新建縣,也學陶公當年把官辭,自尋世外桃源,整日撫琴吟詩,以了此生。
書童陪伴,不知多久,便到一山,見此處風景秀人,因心意至此,便留了下來??瓷街畷r,怎看怎熟悉。
“種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......”不遠處又傳來了這令人興奮的聲音。
“呵!我與南山這么有緣。”我心里暗自感嘆,賦詩曰,“蒼松翠柏,綠野原林。與書為伴,自樂其然。不覺之間,又見南山?!?/p>
“好個又見南山?!碧展缈镐z頭手持草帽站在不遠處笑道,我亦笑。至此,我才知曉,自然為何會令人如癡如醉。
大筆一揮,我已將此文行進至此,才明白為何昔日的他們會隱居。此刻,那句話又回繞在我的耳邊。
“又見南山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