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兒園海姆立克法、防溺水等急救常識集錦,關鍵時刻可以救命?。议L老師必看)
0-3歲的寶寶,在學站、學走、學跑、學跳的時候,由于運動的協(xié)調性和控制能力差,容易摔倒造成意外的傷害,所以這時候往往父母會對孩子特別關注。
那么3歲以上的孩子就安全了么?小編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,并沒有!
幼兒園的孩子因為年齡較小,尤其是托小班的孩子,生活常識及安全意識都比較薄弱,同時又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好奇心,時常會發(fā)生有的小朋友往鼻子里面塞小珠子,往耳朵里面塞了小豆子,還有吃東西時被嗆到或噎到,這些都是非常危險的行為,因此作為幼兒園教師以及家長,不僅要有超強的安全意識,更要掌握一些應對安全事故的應急措施。
以下應對兒童意外傷害的急救常識,真的很實用,家長和老師趕快收藏,抓緊學起來!
一、異物卡喉:海姆立克急救法 為何幼兒容易發(fā)生氣管堵塞? 這是因為幼兒的氣管與食物交叉的會厭軟骨發(fā)育不成熟,功能尚不健全。當孩子哭鬧時,大人給其花生米、黃豆等食物,由于小孩口中含物說話、哭笑活動,使會厭軟骨無可適從,而致吞咽時食物誤入岐道,造成氣管異物。而花生米、黃豆等遇水膨脹,就更不易取出。此外,幼兒也因好奇,易將錢幣、紐扣等異物放在嘴里,不慎而致意外。 如果有異物卡在了孩子喉嚨,出現(xiàn)窒息、呼吸困難、嗆咳甚至呼吸驟停,千萬別拍背或者用手指伸入喉嚨去取,因為這樣不僅沒有效果,而且會使異物更深入呼吸道。 “海姆立克急救法”的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:利用沖擊腹部———膈肌下軟組織,被突然的沖擊,產生向上的壓力,壓迫兩肺下部,從而驅使肺部殘留空氣形成一股氣流。這股帶有沖擊性、 方向性的長驅直入于氣管的氣流,就能將堵住氣管、喉部的食物硬塊等異物驅除,使人獲救。 ▲圖源網絡 “海姆立克急救法”注意事項 ? 應用于成人: 1、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后,用兩手臂環(huán)繞病人的腰部。 2、一手握拳,將拳頭的拇指一側放在病人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。 3、用另一手抓住拳頭、快速向上重擊壓迫病人的腹部。 4、重復以上手法直到異物排出。 ? 應用于嬰幼兒: 使患兒平臥,面向上,躺在堅硬的地面或床板上,搶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側,或取坐位,并使患兒騎在搶救者的兩大腿上,面朝前。搶救者以兩手的中指或食指,放在患兒胸廓下和臍上的腹部,快速向上重擊壓迫,但要很輕柔。重復之,直至異物排出。 ? 自救: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個步驟的2、3、4三點,或稍稍彎下腰去,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體上(如桌子邊緣、椅背、扶手欄桿等),以物體邊緣壓迫上腹部,快速向上沖擊。重復之,直至異物排出。 容易使小孩發(fā)生器官堵塞的食物 ①魷魚絲:纖維過長,咬感過硬,不適合給老人和小孩吃。 ②刺多的魚:建議選擇魚刺較少的魚類烹煮,否則容易噎到并會刺傷小孩的口腔和食道。 ③糖果:不好咬的東西,不適合幼兒食用,因為容易噎住喉嚨,若想給幼兒吃,建議先切成丁狀。 ④堅果類食物:體積小,因此有時候小孩可能來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了,這樣很容易噎到。 ⑤果凍:幼兒吞食果凍很容易發(fā)生意外,不能大意!因此建議家長給老人和小孩吃果凍的時候,不要一整顆給,可以先用勺子切碎點,然后再給老人和小孩食用。 ⑥花生醬:因為黏稠度很高,所以不適合老人以及小孩吞食。 ⑦小巧水果:小巧圓形且里面帶核的水果不適合給老人和小孩食 用,如龍眼、葡萄、櫻桃等,可剝開去核后再給老人和小孩食用。
二、溺水
由于孩子都喜歡玩水,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,幼兒玩水的機會增多,危險性也就增大。每年都有兒童溺水身亡的報道。所以,作為幼兒園老師和家長都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溺水急救方法,以防不測。 溺水的危險 溺水又稱淹溺,常為失足落水或游泳中發(fā)生的意外事件。由于呼吸道被水、泥砂堵塞而造成急性窒息缺氧而死。遇到兒童溺水時,千萬不要慌張,在等待急救車到來的時間里,要抓緊時間進行急救。 如何辨別幼兒溺水? 1、溺水者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,沒有時間呼救。 2、溺水兒童手臂可能前伸,但無法劃水向救援者移動。 3、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,掙扎20-60秒之后下沉。 4、溺水者眼神呆滯,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。 5、溺水兒童的頭可能前傾,頭在水中,嘴巴在水面。 6、看起來不像溺水,只是在發(fā)呆,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,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。 7、小孩子戲水會發(fā)出很多聲音,一旦安靜無聲要警醒。 幼兒溺水后的急救方法 1、救上岸后,應立即清除呼吸道內積水,以保證氣道暢通。搶救者一腿跪地,另一腿屈起,將溺水兒童俯臥于屈起的大腿上,使其頭足下垂。然后顫動大腿或壓兒童背部,使呼吸道內積水傾出。 2、傾水的同時還必須用手清除溺水兒童的咽部、鼻腔里的泥沙和污物,保持呼吸道暢通。注意傾水的時間不宜長,以免延誤心肺復蘇。 3、對呼吸、心跳微弱或剛停止的溺水者,迅速進行口對口(鼻)式的人工呼吸,并施行胸外心臟按摩。 4、經現(xiàn)場初步搶救,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經逐漸恢復正常,可讓其服下熱茶水或其它湯汁后靜臥。 5、仍未脫離危險的溺水者,應盡快送往醫(yī)療單位繼續(xù)進行復蘇處理及預防性治療。
溺水防護“八要點”,家長老師要牢記
1、不能私自下水游泳,家長時刻看護; 2、堅持讓孩子穿高質量的護身物; 3、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動身體,避免出現(xiàn)抽筋等現(xiàn)象; 4、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東西,有可能被嗆??; 5、教育孩子不在水中相互嬉鬧,防止嗆水窒息; 6、教孩子學習游泳,并學習心肺復蘇等技能; 7、不到不熟悉、無安全措施、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; 8、不熟悉水性、水下情況不明時,不要擅自下水施救。 幫助幼兒牢記“六不準” 1、不準私自下水游泳; 2、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; 3、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游泳; 4、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 5、不準到無安全設施、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; 6、不準不會水性的學生擅自下水施救。 三、流鼻血 先要安撫害怕的孩子情緒,給予孩子安全感和配合治療的勇氣,如告訴孩子:“別害怕,有老師/媽媽/爸爸...在”,同時采取以下措施: 1、壓迫鼻翼。用食指和拇指緊捏兩側鼻翼約10~15分鐘,如確定哪個鼻孔流血也可以直接壓迫出血鼻孔。 2、少量出血時,可用冰袋或濕毛巾冷敷前額及頸部,或用冷水及冰水漱口;如果孩子出血量較大,并伴有臉色蒼白、出冷汗、心率加快等,則應該及時送醫(yī)治療。 ?誤區(qū)一:仰頭止血 在生活中,很多家長們遇到自己的寶寶出現(xiàn)鼻出血時,往往選擇讓寶寶把頭抬起來。 ?誤區(qū)二:塞紙巾 不少父母看到孩子流鼻血會用衛(wèi)生紙或棉花塞入鼻腔止血,但常因壓力不夠或部位不對,不能止血,或反而越來越多。 ?誤區(qū)三:平躺止血 若在流鼻血時讓幼兒躺下,原本外流的鼻血就會流入口腔,流入喉嚨,這樣反而會呼吸困難,或食入大量血液導致胃壁刺激引發(fā)嘔吐且?guī)а骸?/p>

四、中暑
兒童中暑時,體溫增高可達40℃以上,皮膚干燥、面色潮紅、無汗、頭暈、口渴、惡心、嘔吐、煩躁,精神恍格。有的因出汗過多而丟失大量鹽分引起肌肉酸痛甚至痙攣,嚴重的可有抽風、昏迷、血壓下降、皮膚出血等。 1、兒童中暑時,家長可用冷水、冰塊或酒精擦體,或用低于體溫3—5℃的溫水洗澡?;蛟诨純阂赶?、腹股溝放冰袋,給兒童進冷飲,爭取使體溫降至38℃以下。 2、設法降低室溫。 3、多讓兒童喝水。可給兒童服用藿香正氣膠囊等去暑藥。 4、重癥者趕快送醫(yī)院治療。 五、眼、鼻、耳內有異物 ? 眼內有異物的兒童做以下工作: 1、仔細觀察異物是否植入眼內。 ? 兒童鼻內有異物請做好以下工作: 1、動物性異物進入時,可能1%地卡因將其麻醉后再用鼻鉗取出。 ? 昆蟲進入兒童耳道,老師或家長做以下工作: 1、可用酒精或油類液體滴入外耳道內,將進入的昆蟲淹死,再固定兒童善用耳鑷將其取出,然后用棉簽擦凈耳道即可。 2、用此方法難以取出昆蟲時,應立即送醫(yī)院處理。
2、如果異物沒有植入兒童的眼睛,媽媽可以翻開兒童的眼臉,讓兒童向下看,用消過毒的棉簽輕輕地將異物撥去。
3、如異物植入眼內,千萬不要去動它,用一塊消毒的紗布墊蓋在兒童受傷的眼睛上,并用紗布或布條加以固定,并立即就醫(yī)。
2、較大異物進人時,應立即送入醫(yī)院急救。
六、脫臼、骨折
首先在情急之下不要搖晃小朋友的身體。為避免小朋友再度跌倒受傷,應幫助其坐下或躺下,檢查是否有其他傷處,并檢查遠端脈搏,通常以坐姿最舒服。 1、固定脫臼、骨折部位是減輕疼痛最佳的方法,自救的方法可用雜志,厚報紙或紙板托住手肘,另外使用三角巾,將手肘固定在胸部,就可以避免肩關節(jié)的活動,減少疼痛。 2、檢查脈搏:在傷側距離心臟的遠處摸脈搏,例如手肘脫臼檢查橈動脈,肩部脫臼檢查肱動脈,足踝脫臼檢查足背動脈等,并在病患傷肢的指甲上,施壓後放松,測其恢復正常顏色的時間,正常值應小於兩秒,若摸不到脈搏或指甲顏色恢復很慢,表示受傷嚴重或固定包扎的力度太緊,必須加以放松。 3、檢查遠端運動及感覺功能:要求小朋友自行擺動上,下肢體,觸摸病患手指或腳趾,視其是否能辨識清楚,若患者意識不清,則輕輕掐患者觀察其疼痛反應情形。
本文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