黏著媽媽不放、進學校就大哭大鬧 孩子分離焦慮,怎么辦?
面對分離焦慮的孩子,當主要照顧者準備要離開孩子的視線時,建議清楚地告訴孩子:「我要去什么地方,什麼時候回來。 」為了有效地改善孩子的分離焦慮,提升孩子的信任感與安全感,要盡可能地說到做到。
「媽媽,現(xiàn)在上課時間已經(jīng)超過半個小時了,如果小茜真的不想進來學校,就不要再要求她了,不然今天就先請假。 」
「老師,我有點為難...... 待會還需要上班,孩子要是請假,家里沒有長輩可以照顧。 」
「可是小茜一直不進來,我們也很為難。 其他小朋友還要上課,她常常這樣黏著你不放,分不開,也不是辦法。 如果勉強她進來就大哭大鬧,我們真的沒有那么多的人力、時間來處理。 有些小朋友也已經(jīng)受到她的影響,動不動也在哭著找媽媽、想媽媽,這讓我們很頭痛...... 不然,媽媽你就陪小茜進來,至少先讓她愿意進來再說。 」
瑪莉老師實在不想在大太陽底下站那么久,今天氣象播報的溫度還挺高的。
「可是、可是...... 我上班時間真的快來不及了。 這段時間已經(jīng)遲到了好多次、請了好多假,單位主管已經(jīng)在抱怨了。 」
「不然,怎么辦?」這句話已經(jīng)成了瑪莉老師的口頭禪。
說真的,媽媽可以理解老師的為難,但她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。
如果比照以往選擇強硬的方式,硬和孩子分開,強拉她進入幼兒園,往往適得其反,讓小茜更加抗拒來上學,也更難和自己分開。 可是如果不選擇這么做,自己根本無法脫身上班。
媽媽好羨慕教室里其他孩子們的自由自在。 她很納悶:為什么小茜無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樣?到底自己在教養(yǎng)上做錯了什么事,演變成今天孩子無法和自己分開的窘境?
小茜如無尾熊抱著尤加利樹般緊抱著自己,讓媽媽好生尷尬。 三個人僵在幼兒園的大門口,進退兩難,動彈不得。
早期療育別錯過:意中心理師來解惑
說到做到,信任加值
面對分離焦慮的孩子,當主要照顧者(例如媽媽)準備要離開孩子的視線時,建議清楚地告訴孩子:「我要去什麼地方,什麼時候回來。 」
例如當你告訴孩子:「小茜,媽媽今天七點會回來。 」最好在七點或之前就能夠準時回家。 說到做到,讓孩子對于我們所說的話感到信任,這一點非常重要。
當我們清楚地告訴了孩子時間,卻未在那個時間點出現(xiàn)在他面前,當下很容易喚起孩子的內(nèi)在小劇場,胡亂想一通。
「七點了,媽媽為什么還沒回來?」「媽媽是不是在路上發(fā)生什么事情?」「爸爸要不要打電話給媽媽,問她現(xiàn)在在哪里?」每一出小劇場的開演,在在告訴著我們一件事情:孩子又啟動了他的過度擔心與焦慮。
為了有效地改善孩子的分離焦慮,提升孩子的信任感與安全感,要盡可能地說到做到。 減少孩子對于原本預期應該發(fā)生的事情(七點,媽媽準時回到家)卻沒有發(fā)生,而產(chǎn)生的過度聯(lián)想(如同以上的小劇場)、過度焦慮(頻頻奪命連環(huán)叩)。
對孩子來說,當心里認為事情會依照原定計劃發(fā)生,例如「七點準時回家,說到做到」這件事,一次又一次地符合孩子的預期,強化了他的信任感,對于我們離開他的視線,亦能夠達到讓孩子安心的作用。
只是現(xiàn)實中,時間的掌控難免不盡如人意,例如經(jīng)常遇到不可抗拒的突發(fā)狀況,像是加班或路上塞車。 因此關于回家的時間,出門前可告訴孩子:「小茜,媽媽今天八點會回來。 」寧可提前回家,也不要晚回家。
適度的分離
隨著孩子長大,在安全與合理的范圍內(nèi),我們有必要與孩子維持適度的分離,像是大人上班或孩子上課。
若孩子與自己不容易分開,建議平時多安排孩子參與一些他感興趣的活動,藉由活動,讓孩子從對媽媽過度注意,轉(zhuǎn)移到對于活動的參與,例如足球、直排輪、畫畫、鋼琴、舞蹈課等。
平時可多與他聊這些課程內(nèi)容有趣的地方,讓孩子能把注意力轉(zhuǎn)移到這些活動上,減少對媽媽的過度關注,或是過度在意媽媽離開他的視線。
當家中有其他的照顧者,比如爸爸或爺爺、奶奶,這時主要照顧者(例如媽媽)可適時離開孩子的視線。
適度地與孩子分開,但請?zhí)嵝炎约?,一切都在安全的范圍?nèi)進行。 在離開之際,最好孩子當下有他專注的事物,或玩得正起勁,處于最輕松的狀態(tài)。
爸媽可以善用各縣市的親子館,親子館里面有許多玩具、教材。 當孩子進入親子館,在爸媽陪伴的安全范圍內(nèi),保持距離,讓孩子在爸媽的視線范圍內(nèi)四處探索。
當孩子開始離開我們的視線,越來越遠,反映的是對我們的信任感與安全感,分離焦慮指數(shù)相對地就會下降。
避免突然之間不告而別。 如果必須離開孩子的視線,在安全的范圍內(nèi),建議明確地告知孩子,以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讓他懂,例如:「媽媽下樓等垃圾車,倒完垃圾,媽媽就上來了。 」
倒完垃圾后,建議直接回家,避免在小區(qū)與鄰居聊天,結(jié)果孩子在家中長久等待,造成孩子對于我們的不信任。
評論